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518个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

发布时间:2025-03-06 浏览量:

 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,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犯罪成本低■★■◆、社会危害性大,严重破坏网络生态,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◆★■★◆。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将持续会同有关部门,健全完善举报受理处置联动工作机制,形成防范打击合力■■◆■◆。在此也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,注意辨别,谨防上当受骗。如发现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■★◆★■,可向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或属地网信部门举报,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。

  2024年★■◆★■,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深化涉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受理处置工作,广泛收集举报线索★◆■■★◆,积极协调核查认证★■■■◆★,有效回应网民关切■◆■◆,共受理处置违法违规网站平台518个。其中■◆■,涉及仿冒教育部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机关类网站平台279个,仿冒中国石化■◆★★★■、中国一汽、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类网站平台83个◆◆■■,仿冒腾讯、抖音、TCL等民营企业类网站平台41个,仿冒《现代大学教育》《暨南学报》《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》等期刊杂志类网站平台115个。

  二■★、诱惑性强。常以宣传“高额利息★◆◆★◆”★◆◆“退费补贴★★◆”◆★■■◆■“有偿发稿◆★★”等内容为噱头★◆■★,诱导网民落入诈骗陷阱。

  一段时期以来,有不法分子打着◆◆■“金融投资”“退费补贴◆■■”■★◆◆★★“消费充值”“理■★★★◆★”◆◆★“期刊征稿”等幌子■■,仿冒有关部门、单位官方网站平台◆■■★■◆,实施诈骗活动◆★◆■■■,严重影响部门公信力,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◆■★★★★,社会危害大,群众反映强烈■★★■。

  一、迷惑性强。通过镜像、复制相关部门官方网站等形式进行伪装,令网民难以分辨真伪◆■■★■,极易受骗■◆■■。